详情

从“蜗居”到“宜居”!丰都住房75年变迁史

丰都房产论坛 2795阅读
峰巅不油人
峰巅不油人Lv.4楼主+关注
2024-10-24 11:37 来自丰都


在2024年,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,我们回望历史,发现丰都这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,也在岁月的洗礼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尤其是居民的住房条件,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,见证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。从茅草屋到现代化小区,从拥挤狭小到宽敞明亮,这一历程映射出丰都在新时代里的蜕变与成长。

从土坯房到砖混房:住房的初步改善

76岁的谭兰是土生土长的丰都人。谈起早年的住房,她感慨万千:“那时候,我们住的都是土坯房,一到下雨天,屋里到处漏水。冬天的时候,冷风从墙缝里钻进来,冻得人直哆嗦。”

朱家营古居民楼


传统木屋


在新中国成立初期,丰都的住房多为土木结构,墙壁由泥土和石块堆砌而成,屋顶则是茅草或瓦片覆盖。这种简陋的住房在风雨中显得尤为脆弱。到了50年代,居民们在居住空间狭小、基础设施匮乏的情况下,尽力通过自建和改建改善居住环境。

村民自建的砖混房


进入改革开放初期,丰都开始普及砖混结构的小屋。这些房屋虽然比土坯房坚固耐用,但生活条件依旧简陋,居住空间有限,公共设施不完善。张贵云回忆起住在筒子楼的时光:“大家共用一个卫生间,做饭时楼道里烟雾弥漫,夏天炎热,冬天寒冷,条件还是很艰苦。”


从筒子楼到商品房:住房商品化的转型

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丰都的居民逐渐搬离筒子楼,迎来了住房商品化的新时代。一个个现代化小区在县城拔地而起,房屋类型丰富多样,满足了居民不同的需求。宽敞明亮的客厅、温馨舒适的卧室、干净整洁的厨房和卫生间,这些设施成为了现代家庭的标配。

小区内的现代化住房


王平是一位刚退休的居民,他感叹道:“谁能想到,我们这些住在筒子楼里的普通人,现在也能住上三四居的商品房。以前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的房子已经是奢侈品了,现在的小区,不仅绿化好,还有休闲广场和健身器材,生活环境大大改善了。”


从保障性住房到第四代住房:宜居城市的未来蓝图

保障性住房


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支持下,丰都的低收入家庭也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居。刘女士表示:“以前我们一家五口挤在一间小屋里,生活很艰苦。现在住上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,小区环境非常好,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。”

第四代高品质住房(效果图)


同时,丰都正在建设首个第四代高品质住房项目,旨在让人类居住环境与自然完美契合。这类住房将改变传统钢筋水泥的城市景观,将城市打造成一片森林,让居民在绿色和谐的环境中居住。


丰都的城市蜕变与生活愿景


从土坯房到砖混房,再到商品房与高品质生态住房,丰都的住房条件在75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这一变化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,更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。


如今的丰都,高楼林立,绿树成荫,街道宽阔整洁,处处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。这座城市的变化不仅是住房条件的提升,更是人民生活水平的跃升。


在未来

我们期待丰都继续发展

成为一个更加宜居、充满活力

和幸福感的现代城市

让我们共同见证丰都的未来

也为这座城市的美好生活点赞!



源:丰都县融媒体中心



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4
城市通